什么是橡胶O型圈的耐磨耗性?
耐磨耗性用来表征硫化胶抵抗摩擦力作用下因表面破话而使材料损耗的能力。是橡胶材料多种物理机械性能的综合结果。
耐磨耗性与橡胶使用寿命密切相关的力学性能。许多橡胶制品,如:轮胎、运输带、传送带、动态密封件、胶鞋大底等,都要求具有良好的磨耗性。橡胶的磨耗种类有以下三种
1、磨损磨耗 O型圈在粗糙表面上工作时,由于摩擦表面上凸出的尖锐粗糙物不断切割、刮擦,致使橡胶表面局部接触点被切割、扯断成微小的颗粒,从香蕉便面上脱落下来,形成磨损磨耗(又称磨粒磨耗、磨蚀磨耗)。在粗糙路面上速度不高时胎面的磨耗就是以这类磨耗为主。磨耗强度越大耐磨耗性越差,磨耗强度与压力成正比,与硫化胶的拉伸强度称反比,随回弹性提高而下降。
2、滚动(卷曲)磨耗 橡胶与光滑表面接触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硫化胶表面的微凹凸不平的地方发生变形,并被撕裂破坏,成卷的从表面脱落。当摩擦力及滑动速度大、温度高时尤其明显。
3、疲劳磨损 与摩擦面相接触的硫化胶表面,在反复的摩擦过程中受周期性压缩、剪切、拉伸等形变作用,使橡胶表面层产生疲劳,并逐渐形成疲劳微裂纹。这些裂纹的发展造成材料表面的微观剥落。疲劳磨耗强度随橡胶弹性模量、压力提高而增加,随橡胶拉伸强度降低和疲劳性能变差而加大。
闽台博亚特ZOE牌进口橡胶O型圈的修边
橡胶模压制品在硫化时,多余的胶料会沿着分型面流出,形成不同厚度的胶边。为了使产品符合规定的尺寸并保证外观质量,硫化后的成品需经过修边加工,即使用无边模具压制的产品,也会带有少量的胶边,在O型圈产品中,这些胶边是多余的,去除这些多余胶边的过程,工艺上成为修边。模压的的橡胶O型圈的修边方法按操作方式可分为两大类:手工修边和机械修边。
实际上,橡胶材料要达到玻璃化温度时,往往并未脆化。为保证修边顺利,通常冷冻温度要选择比胶料的脆性温度低10°左右。制冷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制冷效果和成本。大部分橡胶在-20~-150℃变脆。通常采用的制冷方法有: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制冷机制冷,制冷温度0~-120℃;固态或液态二氧化碳制冷,制冷温度0~-79℃;相比之下,冷冻机制冷能耗和投资大,成本较高,二氧化碳制冷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但在使用时,液态二氧化碳有时会出现结霜现象,固态二氧化碳的制冷温度难以调节。目前,国外多采用液氮制冷。